您好,     欢迎来到1=1商城!
所辖市/区/县网站:
搜
当前页面位置:首页>>网上旅游>>牛王庙戏台
牛王庙戏台
时间:2012-11-23         类型:古色古香


山西戏曲历史悠久,特别是晋南地区是我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人们把山西称做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共有54种地方戏曲,种类居全国之首。因而,作为中国戏曲发展重要标志的戏台自然也就很多,据统计,至今山西保存的古戏台有2886座,其分布几乎遍布山西各个地区,其中最古老的元代戏台有6座,其中就包括牛王庙戏台。

元代是中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批杰出的文人以他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曲的创作,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由于元代戏曲的普及,也成就了一大批戏台的建造,牛王庙戏台就是其中之一。

元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特大地震,戏台倾塌严重,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这是国内发现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古代戏台。戏台坐南向北,平面呈方形,宽7.55米,台基高1.4米,单檐歇山式建筑。四角立柱,前台两根石质角柱上,除雕有“莲生贵子”等花卉人物外,台左前角柱上刻“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次癸未季春石泉南施石人杜秀”,台右前角柱上刻“维大元国至治元年岁次辛酉孟秋月下旬九日立石”。台周三面敞朗,背部及两侧后部封墙,还保留着宋金乐亭旧制。1978年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对其进行维修,使其展现了原有的风貌。

牛王庙戏台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西北25千米处的魏村牛王庙内,是我国现存戏台中历史较早而且保存完好的一座木构享式舞台。

牛王庙戏台重建于元代至治元年(公元l321年),是一处风格极为古朴的古代戏台。牛王庙占地l69平方米。现存后大殿3间,献亭、戏台各一座。这座戏台的存在,说明了元代戏剧的发达状况。临汾、运城,古称河东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发展的摇篮。

牛王庙戏台从其木结构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戏台上,两侧后部三分之一处,设辅柱一根,柱后砌山墙与后墙相连,两辅柱间可设帐额,把舞台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这类戏台,在山西稷山县马村金墓和侯马金墓中的戏台模型中可为佐证。至于前后台分割的帐幕,在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元代壁画中可以看到。但这种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后期的东羊、曹公戏台上发生了变化,将两面山墙全部砌起,而观众也就从三面观看变成一面观看了。这种构造方式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袭,只是把前台台面加宽,台口分为三开间。

版权所有: 金按钮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2109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839号